一家前院的欄杆和樹上結着HAPPY ANGAM Day 氣球 |
請教當地的同事,她說,聽老一輩的人這樣講,Angam Day 是為了紀念人口數達到1500人,也紀念以前因為疾病以及戰爭所死去的同胞。所以每個社區都會辦活動。
她說曾有記者去問小學生,什麼是Angam Day? 小學生的回答是:It is the Sports Day or Activity Day。因為這天總是有很多體育活動。
這與官方的資料說法大致相符。
諾魯人民在每年慶祝 Angam Day - the Day of Fulfillment,以紀念在1920年代疾病大流行之後,第1500位諾魯人的誕生。
在1920年,由於一場流行性感冒大流行influenza epidemic,使得諾魯人的人口數一下子大幅降低到令人害怕的1068人。這個族群的存續馬上面臨嚴酷的挑戰。在此之前不久,1907年諾魯才因為華人移工所帶來的痢疾大流行(dysentry epidemic),奪走了150位諾魯人的生命;不過十幾年,族群人數剛稍得回升,又經歷流感的肆虐。
2012.10.26 Meneng District 兒童在老師帶領下,分組比賽折返跑。 |
2012.10.26 Yaren社區的活動 |
(資料來源:www.un.int/nauru/angumday.html)近年統計的人口數,2002年的人口普查在總人口10065人中,Indigenous Nauruan佔約75%,為7572人。2008年SPC估計年中人口數10168人,因此目前諾魯人約8000人。
所以,中文可以稱作「人口達成紀念日」吧。 一直到今日,當地同事說這些獎勵措施仍然持續,而整個社會也傾向於多生育。(相較之下,台灣是傾向於「生了養不起」的氛圍)
看看同屬於南島語系民族的台灣的原住民族(indigenous peoples)各族的人數。(「南島」Austronesia,由拉丁文字根「auster 南風」與希臘文「nêsos島」所組成,原為日本語詞彙)
在2012年9月的統計,總數525539人中,人數較多的族別:阿美19.4萬、泰雅8.3萬、排灣9.3萬、布農5.4萬、太魯閣2.8萬、魯凱1.2萬、卑南1.2萬、賽德克8136人、鄒族6975人、賽夏6192人、達悟(雅美)4301人,都高於九十年前此地訂下的1500人目標;
但是噶瑪蘭1302人、邵族727人、撒奇萊雅662人的族群,正面連同樣的險境。
原民會首頁上的話:「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語言、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,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」。政府/原民會的協助或鼓勵措施要更加油!!(資料來源: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://www.apc.gov.tw/portal/docList.html?CID=940F9579765AC6A0)
人口分佈中,39%的人口在15歲以下,這些兒童在未來10-15年進入生育年齡,人口會繼續膨脹(台灣,2011年,<15歲:15.08%,≥65歲:18.92%。資料來源:衛生署統計室衛生統計)。2010年,粗出生率為每千人口32.6人、粗死亡率每千人口6.68人(台灣,2011年,粗出生率8.48、粗死亡率6.59);嬰兒死亡率為每千活產24人,五歲以下死亡率為每千活產30人(台灣,2011年,嬰兒死亡率4.2、五歲以下死亡率5.6人)。
在百年廳的角力比賽,選手自備紅、藍T恤參賽, 以利裁判辨識與記錄。 |
遠見雜誌曾指出(http://www.gvm.com.tw/Boardcontent_15560.html):每位婦女生育2.1個子女數,是維持替代人口的水準,但台灣婦女總生育率從1950年內政部開始統計以來就一路下滑,在1984年跌破2.1人的重要關卡(2.055),敲起「人口衰退」的警鐘。2003年時,驟減至1.235人,成為「超低生育率」國家之一,但跌勢未止,2010年只有0.895,2011年拜99與百年結婚潮之賜,回升至1.065(資料來源:內政部內政統計年報 http://sowf.moi.gov.tw/stat/year/list.htm)
醫院旁空地的壘球賽,內野區沒積水。 |
對於避孕,已婚婦女中,只有6%的表示在生小孩之前使用過避孕措施,而正在使用的只佔36%,已經生了五個小孩(或更多)的婦女,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才超過50%。不使用的理由中,27%的婦女回答要盡量生多一點,25%是因為個人反對(宗教理由?),9%是擔心避孕措施的副作用。15-19歲的青少女中,85%表示沒有接觸過任何家庭計劃的資訊,而在此調查中這些輕少女已經生育過或正在懷孕的比例,正好是15%。
2012年沒有全國性的慶祝,而是每個社區辦自己的活動。
有小朋友的活動,球類比賽、摔角...。據說也包括鬥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