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

Pleasant Island--Nauru] 可愛的島‧諾魯 Part II 有緣千里來相會

[Pleasant Island--Nauru] 可愛的島‧諾魯 Part II 有緣千里來相會
講完了較沉重的醫療,來講點溫馨的事
諾魯的人口組成,將近60%諾魯人,25%的其他南太民族,8%和8%華人。這邊的華人是指在諾魯經營生意的中國人。那台灣人在諾魯的比例呢?用數字呈現可能比較容易,目前是9人。這應該也是台灣的所有邦交國中,居住的台灣人最少的地方。
正因為人少,所以在諾魯的台灣人個個身兼要職,不是在大使館工作,就是在技術團工作,以及固定的常駐醫師一位,大家互相幫忙,就像一家人一樣,不定時就會聚餐聊天。過去鮮少接觸外交官或是技術團,剛好趁這次機會多多認識,跟他們相處過程中,了解到駐外工作人員的辛勞和風險,他們是第一線在邦交國衝鋒陷陣的先鋒,尤其聽到團長在分享過去在多明尼加的工作經驗,以及遭遇斷交時心情的煎熬和返國的倉促,真的很值得我們敬佩。
雖然大使館不大,只有大使、參事和秘書三人,但常常會有國內外的訪問團來諾魯,或是長官的過境,大家都自動自發去幫忙,畢竟能在異地看到台灣人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當然要展現身為台灣人的熱情!在諾魯待了五年的參事常說,大家很難得能在這麼遙遠的地方聚在一起,在台灣也許三十年都見不到一次面,所以要把握這難得的相聚緣分。
上個月底,熱愛跑步的外交替代役決定在退伍之前送給自己一個禮物:跑步環島!於是在一個周六早晨,我們全員出動,由團長開車護送替代役和大使,其餘人騎單車陪跑,幫他們記錄下這特別的成就!



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

[Pleasant Island--Nauru] 可愛的島‧諾魯 Part I 抵達

我是台北榮總家醫部的劉星佑醫師,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諾魯,為當地人民的健康盡一份心力。
首先,還是要先感謝科內的師長同事,大家的包容體諒,我才能暫時放下手邊繁忙的工作來到這裡,進行三個月的常駐醫療服務。
特別要感謝上一任常駐醫師,高榮的劉瑞霖學長,學長曾經在我intern帶過我,結果竟如此有緣,隔一次見面竟是在距離5600公里的諾魯,感謝學長跟我分享了很多這裡的點點滴滴,讓我能快速的上手並接續任務。也要感謝偉恩學長,學長在得知我要來諾魯時,就很熱心地跟我分享當地的風俗民情,讓我對於這個地方有更多的認識!
當初第一次聽到「諾魯」,是在偉恩學長去年分享時才知道的,一開始還以為是「祕魯」(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覺)。諾魯是在南太平洋赤道上的一個島國,英國人在18世紀末,第一次來到諾魯,將其命名為「Pleasant Island」(可愛的島),也開啟了西方世界與諾魯交流的歷史。這個國家非常特別,曾有四個世界之最:最小的島國、人口數倒數第三、國土面積倒數第三、以及曾經第二富有的國家。
簡單交代諾魯過去的歷史,諾魯曾經被許多國家統治過,直到1968年才獨立,由於本身島上盛產磷酸鹽礦,藉由出口磷礦,讓諾魯享受了幾十年富有的時光,但這也讓他們忘記自己的民族性,忘記如何自力更生。磷礦終就有開採完的一天,也讓諾魯經濟逐漸走下坡。因此,我覺得這是一座很特別的島,因為諾魯人曾經富裕過,他們自尊心強,也較事故以及追求利益,但本質他們還是原住民,沒有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,因此衛生習慣,還有整體素質其實不高。
這次出國,也是我許多的第一次,第一次離開台灣那麼長的時間,第一次來到南半球,第一次在感受七月的冬天(布里斯本過境),還有第一次來到終年30度的赤道生活。
諾魯沒有高過兩層樓建築物,整個國家只有21平方公里,大概是澎湖本島的1/3大,所以說,澎湖似乎也有資格成為一個國家呢~~
諾魯的主要道路只有一條,就是環島道路,路上常有很多奇觀:下雨不撐傘,騎車不戴帽,開車不關門,甚至下雨天會看到小朋友在路邊洗澡的畫面。諾魯全島只有兩間大型超市,販賣一些民生必需品,但是只要跟蔬菜有關的東西都是天價,例如一顆高麗菜要價250台幣,幸好我們有偉大的農技團,每周會定期配給蔬菜,讓我這個素食者得以溫飽。在這裡,沒有逛街這回事,所以生活非常單純,日出看診,日落回房間做菜,以前常開玩笑說,我進廚房會把廚房燒了,過去我連荷包蛋都不會煎,結果來到這裡,還是只能硬著頭皮下去煮,不過真的不要小看自己,我們人是有無限潛能的,雖然菜色不可能像老婆那種既上相又好吃,但對我來說,能吃就好XD
看了兩個禮拜的門診,對於當地的醫療有著許多的感慨和想法,之後再慢慢來分享,當然最重要的是,要顧好自己的身體,學長曾說:我們應該是當地最文明的醫生了...
來諾魯之前,對於送禮有稍微做了一些功課,得知最挺台灣的諾魯總統瓦卡,非常熱愛音樂,因此在某次去鶯歌時,特地挑了一把台灣造型的陶笛當作禮物,也在昨天有機會進總統府與他見面,並現場用陶笛吹奏諾魯國歌給他聽,總統沒看過陶笛,蠻驚喜的,算是完成一次成功的國民外交!

晉見諾魯總統Baron Waqa